在玲琅满目的产品中,消费者发现了你的品牌后,最想要了解的就是你和其他品牌的区别,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你,而不是其他品牌?
这个特性不是自说自话,比如恒大冰泉的广告语 “恒大冰泉,一处水源供全球”。
消费者很可能不明白 “一处水源供全球” 的意义是什么,对消费者来说过于隐晦了。
这样的广告语显然不如农夫山泉的广告语 “农夫山泉有点甜”。
“有点甜” 就是农夫山泉的特性。
再比如做凉茶的王老吉和加多宝,王老吉最初的广告 “怕上火和王老吉”,让凉茶和 “预防上火” 关联起来。
正如前文《 定位理论的贡献三:品牌是什么? 》提到,品牌是品类及其特性的代表。
那么,如何避免自说自话呢?
首先是去找竞争对手的定位是什么,比如洗发水中,去屑洗发水海飞丝、柔顺洗发水飘柔、专业洗发水沙宣、黑发洗发水夏士莲等
如果你的品牌占据了一个定位,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强化自己的定位,而不是眼红别人的定位。
除非更有价值的定位处于空白地带,而你对你品牌的定位不利,即是如此也首要是否应该用新品牌占据该定位。
本土有个洗发水品牌叫奥妮,一开始在黑发领域做得很好,然后请了 4A 公司,一圈调研下来发现消费者最关注的是柔顺,于是做了很多柔顺的形象广告,还有公关活动,比如 “奥妮带你去看瀑布”。
这样的结果是销量不增反降,于是奥妮一急打出了 “长城永不倒,国货当自强” 的口号,销量下降的更快了,以前消费者还以为奥妮是一个洋品牌,至少是个合资,现在发现是个假洋鬼子。
此外,一个特性是否值得投入,还要评估是否能达到经济可行的规模,比如消费者付费意愿。
有时候,在已有的特性中可能也存在机会,竞争对手虽然主张了一个定位,但不代表它占据了这个定位。
比如你是一个大企业,在面对小企业占据一个定位的时候,你在小企业的定位中是有机会的,这就是后发先至。
特性分类
物理特性
即产品内在带的功能性,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“直接” 和 “间接” 的物理特性。
直接的物理特性是用户能够直接感知的,比如通过品尝,可以感受到味道的差异,通过使用可以感受到体验差异等。
具体来说,你的酥饼比其他酥饼更脆,这就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。
还有一种是不能直接感受到的,也就是间接的物理特性。
比如 “有机”,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有机和无机的区别,但是经过多年的教育,消费者有两个明显的感知,一是有机的产品价格更高,二是有机的产品更好更健康。
具体来说,乌江榨菜的 “三洗三清三腌三榨” 消费者很难感受到和其他产品的区别,但是这样的描述会给消费者一种好的联想。
市场特性
我们购买一件产品的时候,并不是单纯看产品价值,特别是我们在不了解一件产品的时候,我们还会咨询别人的意见、看别人的评价等。
这些都是在市场中,产品所表现的特性。
更进一步,我们可以划分出 “身世” 和 “现状” 类市场特性。
身世类市场特性就是顾客认为重要的、与品牌历史相关的事实。
据《哈佛商业评论》在2013年进行的一项研究,该研究声称品类开创者占总市值增长的 74%,占总收入增长的53%。
中国咖啡市场经过五年发展,已从哑铃结构演变为成熟的金字塔体系,各消费层级均有对应产品覆盖,这得益于隅田川、三顿半、永璞等新锐品牌的品类创新。
隅田川于2009年将日本"滴滤式咖啡包"本土化改造为"挂耳咖啡",凭借更通俗的命名和便捷特性,至2020年累计售出超7000万杯,成功开拓了家庭精品咖啡场景。
三顿半突破传统速溶工艺,采用食品级冻干技术完整保留咖啡风味,配合编号式彩色小罐包装,开创"精品速溶"新品类持续领跑市场。
永璞则从产品形态突破,2017年研发国内首款冷萃咖啡液后,通过引进日本闪萃锁鲜技术实现常温保存,在无添加剂前提下创新推出便携浓缩咖啡液品类,打破冷藏场景限制。
这样的类型包括开创者、正宗、经典、有故事。
现状类市场特性是品牌目前的做法取得的市场地位,这些特性可能随着世界变化而变化。
例如淘宝销量第一、京东手机品类销量第一、合资厂家销量第一等。
这样的类型包括领先、热销、专家、受青睐、价位。
但是需要说明的是,价很难形成有效定位,因为市场上一定会存在比你价格更低的同类产品。
顾客买单的一定是价值,而非价格。
有时候要非常注意自己避免进入这种误区,以为自己价格低就会受欢迎。
低价不是竞争力,低成本才是。